【汇旺担保 公群 @hwgq】 《牧童》原文及翻译赏析

0
(0)

草铺横野六七里,笛弄晚风三四声。

归来饱饭黄昏后,不脱蓑衣卧月明。

山水田园诗七言绝句劳动

《牧童》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。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,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閒适。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、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。

翻译/译文

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,四处都是草地。

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。

牧童放牧归来,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。

他连蓑衣都没脱,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。

注释

⑴牧童:放牛放羊的孩子。

⑵铺:铺开。

⑶横野:辽阔的原野。

⑷弄:逗弄,玩弄。

⑸饱饭:吃饱了饭。

⑹蓑衣: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,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,用来遮风挡雨。

⑺卧月明:躺著观看明亮的月亮。

赏析/鑑赏

锺傅原本是一个书生,因李宪推荐做了兰州推官,但是仕途不顺,多次被降职。锺傅在镇守平凉(今甘肃省平凉县)的时候,曾经与一位道士閒游,看见一个牧童牵著一头大黄牛来到院子里。道人说此牧童会作诗,锺傅不信。牧童应道人之请,即兴作下此诗。

首句“草铺横野六七里“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,放眼望去,原野

上草色葱茏。一个“铺”字,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。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。

第二句“笛弄晚风三四声。”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,侧耳倾听,晚风中牧笛声声。一“弄”字,更显出了一种情趣,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、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,传达出来了。笛声的悠扬悦耳,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閒适的心境。未见牧童,先闻其声,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。这里的“六七里”和“三四声”不是确指的数字,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。

第三句“归来饱饭黄昏后”,诗人笔锋一转,开始直接描写牧童,牧童吃饱了饭,已经是黄昏之后了。

末句“不脱蓑衣卧月明”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。把以地为床,以天为帐,饥来即食,困来即眠,无牵无挂,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。诗人没有描写牧童躺下做什么,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,也可能是欣赏月色。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,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。

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:原野、绿草、笛声、牧童、蓑衣和明月。诗中有景、有情,有人物、有声音,这生动的一幕,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;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,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,是一首讚美劳动的短曲。草场、笛声、月夜、牧童,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,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。

《牧童》一诗,不仅让读者感到了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,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,自然放松。该诗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,对远离喧嚣、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。诗中尽道牧童生活的閒逸与舒适。此诗委婉劝说锺傅趁早离开那尔虞我诈、角名竞利的官场,回归田园,过牧童那样无慾无求的生活。在此诗中,牧童即是以智者的化身出现为迷失在宦途中的钟傅指路,而其人未必真是牧童。本诗语言朴直清新,明白如话,表现出一种“由工入微,不犯痕迹”的精湛功夫。

更多信息: 担保 网站

这篇文章有用吗?

点击星号为它评分!

平均评分 0 / 5. 投票数: 0

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投票!成为第一位评论此文章。

【汇旺担保 tg @hwdb】 早安调皮句子简短

1、伤感的呼唤,随时随地。2、为你剪指甲 Read more

【汇旺担保 tg @hwdb】 讚美松树的诗句

1、碧云天,黄叶地,秋色连波,波上寒烟翠 Read more

【汇旺担保 tg @hwdb】 有关閒情逸致的名言警句

要人唱戏,不要戏唱人。屋中有画,即是吊挂 Read more

【汇旺担保 tg @hwdb】 名言警句爱国

1、对于强者,要关注他们的灵魂,对于弱者 Read more